印度裔高管折腾完波音和谷歌等后,将前往日本“开疆拓土”
近期,美国收紧收紧H-1B签证政策,给印度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其赴美留学和工作、定居等影响很大。
据报道,仅2024年,美国向大量外国技术人才发放的H-1B签证中,印度裔占了71%。结合印度政府的数据,过去五年印度流失的人才增幅达270%,大多流入美国和STEM领域;2014年,获得最多H-1B签证的10家公司中,有7家是印度公司或在印度成立。
也即,多年以来,美国为了吸引人才和发展产业等,对理工科类人才给予了十分优惠的政策,比如每年不足2000美元的签证费等,有效促进了美国科技和相关的发展。
但是,随着现今大环境的急速变化,以及持续以来美国产业逐渐空心化等趋势的不断显现和美国本土民众就业的巨大压力,特朗普政府为了保护红脖子们的饭碗,最近9月1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H-1B签证申请费用从约2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这个消息犹如深水炸弹在印度裔群体中产生了巨大恐慌。
展开剩余85%而且该政策还需要雇主担保,因此,该H-1B签证政策从企业端和人才流入端两个方面进行了强化,尤其是高达10万美元的签证费,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毕竟很多人想通过留学或工作进入美国是想去发财的,现在“进门费”就要10万美元,因此一下子吓退了很多人。
同时,无独有偶,相关欧美主要经济体也收紧了人才签证,譬如加拿大中止了被广泛称为“旅转工”的临时公共政策,并砍掉31%的留学签证;葡萄牙一夜之间关闭了“882”移民政策——无居留签证的就业工人的居留许可,等等。
除了印度人签证量大这个因素之外,当这些人大规模进入一个国家后,对当地的企业、文化和社会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最明显和典型的案例可能就是美国和加拿大、英国等了。
比如,在加拿大,自引入印度人后,现在的规模已达200多万,占总人口5.2%,其比例还在持续上升。此外,由于印度裔人口的增多,印度的宗教和文化习俗等快速和深度在加拿大落地了,例如,不少城市街头,印地语广告牌、寺庙、雕像数量激增,排灯节庆典规模压倒传统节日;以及因为卫生习惯给城市环境带来的许多压力,有的甚至还爆发游行,口号是“我们才是加拿大的主人”等,这让加拿大政府也非常头疼。
这大有鸠占鹊巢的既视感,生猛的三哥,善于抱团和有强大的人拉人和繁殖能力,照这个速度搞下去,加拿大不久后可能就会变成“印拿大”了。
下面再看一下印度裔在美国的主要情况。
据悉,自1965年美国颁布《移民与国籍法》后,印度裔美国人迎来显著增长根据;2024年6月最新统计,印度裔人口超过54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5%。
60年过去,美国多代印度裔,通过打拼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度渗透,客观上说,对美国曾经的人才补充、低成本人力的输送和产业的发展等皆有许多积极的影响,这点不可否认,不然老美也不会一只将相关政策执行那么多年。
但是沉淀久了、规模大了、结构复杂了,也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也是避免不了的现实存在,比如宗教文化冲突、政治立场分歧、经济治理问题等。
下面仅以商业方面的一些案例来描述一下。
例如,波音、推特和谷歌等在使用印度裔高管上,都发生了一些难以忘怀的惨痛故事。
比如,波音一直是美国工业上王冠,代表着美国制造的顶级水平。可这么多年,经常有波音飞机出现坠机和掉机舱门等类恶性事故的国际新闻出现,其中跟印度裔高管主政及印度裔员工过多有一定关系。
据悉在2015—2019年间,在印度裔CEO米伦伯格智障帅印的阶段,通过大规模选聘和启用印度裔员工+核心业务外包给资质不佳的印度公司,不但相关事故频发,还把波音的业绩搞得快崩溃——在印度裔高管主导的这四年里,波音陷入了连续的巨额亏损,四年亏掉了大约300亿美元,股价暴跌63%,市值蒸发高达1400亿美元。
其中,米伦伯格上任后,波音内部的印度裔员工数量开始激增,就那么不到4年时间,从原先的约1000人迅猛膨胀至近2万人;而且大量的印度裔员工被安排在关键岗位,但是这些员工似乎不太负责和认真,导致奇葩操作不断,例如,有印度工程师发现配件尺寸不对,既不报备也不沟通,一拍脑门就擅自加大飞机机身的螺丝孔间距,导致整批飞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得不全部回炉重造等。
另外,在核心业务外包所造成的事故上,也不少,例如:
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的两起737 MAX空难,共造成346人遇难,调查结果就是飞控系统存在重大问题。最后甚至连美国空军现役的KC-46加油机也未能幸免,出现机翼油箱裂纹等问题,已调查,机载软件被指出多达137个没有修复的漏洞。
再比如谷歌,也是想瞎了心,被印度人给忽悠瘸了,让印度裔高管克里希纳负责整个AI部门,于是所有的员工那自然都是印度人。干了两年,谷歌得意洋洋的宣称,说我们的大模型准确率高达98%;结果最后一核查,这准确率连60%都没有,妥妥的行业垫底,所谓的98%,完全是做PPT给做出来的。丑闻一曝光,谷歌股价狂跌,可口可乐等大客户纷纷停止了广告投放,谷歌的广告业务大幅度下滑。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难以尽举。
尔后,就是这些大公司对印度裔高管及员工来了一波彻底的大清洗,比如,马斯克曾经在接手推特时,也被大规模的印度裔员工和这些人给推特所造成的玩弄办公室政治、业绩造假、媒体政治化等乌烟瘴气的问题,而惊怒不已,并迅速进行了90%比例的大面积清理,可见当时印度裔员工在公司经营中多么严重的问题,基本已经到了各大公司痛下杀手和刮印疗毒的节奏。
因此,如果结合此类企业的许多问题来看,到最近特朗普政府新推出的签证政策,分散于各领域500多万的印度裔群体,现在的整体价值似乎在衰减,而且近年还在不断涌进来,在产业空心化和世界大趋势下行的特殊阶段,移民问题、就业岗位不足问题、国家债务高企问题等,相互纠缠不清,对特朗普政府是一个需要有效面对的严重课题。
这,皆为特朗普所讲的美国优先战略下的相关细部表征,就人力资源上而言,美国本土的MAGA们才是他的基本盘,选谁、爱谁不言自明。
最后,面对特朗普的新签证政策的快速推出,对每年超70%比例的印度裔签证人群而言,10万美元的签证费、以及很多雇主不再感冒和有戒心的情况下,庞大的印度人也正遭遇新的挑战。
美西方国家都在加紧收紧人才签证和移民等策略,将直接阻碍此类人群的具体流向,以及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前不久,众多官媒报道,日本已本印度达成协议,计划引进5万印度人去化解日本老龄化严重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8月29日,石破茂与莫迪进行了首脑会谈,提出未来五年实现与印度50万人的人员交流目标,并至少引进5万名拥有专业知识的印度技术人才,以便填补日本国内工程、IT、医疗等领域的劳动力空缺,重振经济。
然而,日本民众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甚至进行游行抵制,他们认为这会给日本民众带来苦难,称其为“入侵”。
这确实也怪不得日本民众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也因为印度人及其相关文化习俗等,在国家上的口碑等,很容易让人不敢恭维和破防等,未来冲击日本也肯定少不了了。
往后,或许在日本有可能会产生许多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奇葩案例故事吧。
最好能够超越在美西方的“战绩”,三哥们,要加油哦。
发布于:湖南省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